視覺行業的初學者,甚至是做了1-2年的銷售也許還會困惑這樣的事情——在拿到檢測要求后,不知道根據圖紙上的公差,應該選用多少萬像素的相機。同時還不明確為什么要三個類似的專有名詞來描述同一個事情。
這一期內容就是為大家詳細介紹:分辨率,精度,公差的關系,從而指導相機的選型。
分辨率(Resolution)
比如我要看的產品大小是50mm*10MM,使用200萬像素(1600pixel*1200pixel)的相機。因為產品是長條形,為了把產品都放入到視野內,我們計算分辨率的時候要考慮長邊對應,此時分辨率為:
分辨率=視野/像素
分辨率=50 mm / 1600 Pixel=0.03125 mm/Pixel
精度(Accuracy)
精度的單位是mm。根據產品表面和照明狀況的不同,我們可以通過放大圖像觀察辨別穩定像素的個數,從而得出精度。如果條件不允許實際測試觀察,一般的規律是,如果使用正面打光,有效像素為3-5個,使用背光,有效像素為1-3個。
這個例子我們取3 Pixel,得到精度為0.09375mm約等于0.09mm。
精度=分辨率×有效像素
公差(Tolerance)
一般情況下,精度和公差的對應關系如下:
【最小可檢測尺寸】= | 10倍精度(精度小一個數量級) | 本例: 0.9mm, +0.1mm |
【外觀容差】= | 4倍精度本例: | 最小可檢測的瑕疵或者污點大小為0.36mm |
對一個項目來講,我們是先從圖紙上讀到公差的要求。然后再根據上述關系,反推得出我們需要多少像素的相機。